時間:2016-07-01
日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有關專家和分析師對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舉措予以解讀。專家指出,"互聯網+"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滲透與融合,但并非二者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傳統行業簡單"觸網"即可完成滲透與融合,而是要通過互聯網平臺、互聯網思維打通傳統行業的"任督二脈",對傳統行業進行思維模式和經營模式的顛覆,進而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1電商扮演"急先鋒"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究其本質而言,電商是"互聯網+產業",包括制造業、零售業、服務業等。電商是"互聯網+"行動的重要內容,在其中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由于"互聯網+產業"具有以下三點意義:第一,打破信息不對稱,提升資源配對與使用效率;第二,它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標志,從而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第三,降低創業門檻,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曹磊認為,電商帶動了很多創業,也催生了很多職業,對于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產生了明顯效果。電子商務行業相對來說門檻較低,機會頗多,移動互聯網、O2O等行業的發展,給電子商務帶來了更多機會。政府扶持政策的出臺,勢必帶動更多人涌入這一行業,加大行業競爭激烈程度。此外,電商發展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解決好電商與貿易流通、金融服務等領域聯動發展的問題,既解決了電商發展的"短板",也能在更深層次上實現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
2互聯網是"創造性破壞"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顛覆"。這種顛覆傳統產業的模式,是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在互聯網新形勢下的一種重生。因此,曹磊在肯定電子商務大發展的同時,還進而提出了互聯網"創造性破壞"的理論概念。
據了解,"創造性破壞"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觀點。大意是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均淘汰了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并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創造性破壞"在中國最早發生在互聯網領域,通信、傳播領域首當其沖,其后則發生在消費品流通領域。
曹磊認為,發生在互聯網領域的"創造性破壞",在產業經濟領域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創造一些新產業的同時,也引發假冒偽劣更加泛濫等后果;其次,它給現有的流通體系帶來顛覆性重組。由此,曹磊建議,應最大限度發揮電商的創造能力,削弱其破壞性。電子商務是目前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一個行業,在這個行業中,幾乎看不到任何一支"國家隊",而開辦購物網站也沒有任何門檻,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政府對電子商務一直采取"無為而治"的態度。尤其在政策稅收上,鼓勵和引導居多,扶持大于監管。不過,今后政府也要對這種狀況重視起來,不能任其野蠻生長。
3外資投資電商持股比例放開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分析指出,中國電商行業監管將進一步"松綁"。比如,放寬電子商務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意味著居民住處也可以作為公司注冊的場所。這種情況在很多地方已經做了,未來可能要向全國推廣。此外,放開外商投資電子商務業務外方持股比例限制,意味著過去外資不能占電商50%以上的股權情況將會改變。其實,很多大型外資電商企業早已對中國市場興趣頗濃。
此外,張周平認為,政策利好將加速推動電子商務與工業生產聯動發展以及網絡化制造的發展速度。近年來,網絡化制造及電商與工業生產的結合趨勢明顯,未來傳統的"推動式"生產方式,將逐漸轉向C2B模式的需求"拉動型"生產方式,從而推動企業之間的在線連接以及制造業的在線化交易。可以說,電子商務將倒逼制造業轉型。
4有效監管需及時跟上
不過,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與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分析認為,"互聯網+"帶動了一系列傳統行業的創新性發展,因此不能只看到行業的興盛,而忽視其背后的法律問題。傳統行業對于互聯網規則的不熟悉以及互聯網本身的法律缺位,可能帶來知識產權、售假、詐騙等問題。因此,有關部門的立法與執行細則、有效監管需及時跟上,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另外,政府確定加快電子商務的措施也將盤活資本市場,觸網概念股或將迎來大好機遇。電子商務正處于發展期,政策的導向決定了電商產業能否真正實現以"虛擬經濟"帶動"實體經濟"。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陳莉則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推動電子商務與貿易流通、工業生產、金融服務等相關領域聯動發展,這表明將從國務院層面推動"金融+互聯網"的創新發展,也是傳統金融業對新模式、新業態的探索。進入2015年,互聯網金融穩步增長,支付便捷、市場信息對稱,金融在互聯網模式下已然形成"充分交易集合"的自身格局。
背景:
4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措施,培育經濟新動力。會議指出,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是"互聯網+"行動的重要內容。要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積極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為其清障搭臺,在發展中規范和引導。
一要簡政放權,放寬電子商務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按規定將網絡從業人員納入社會保險,給予同等就業創業扶持。建立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引導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電子商務初創企業的支持,放開外商投資電子商務業務外方持股比例限制。二要推動電子商務與貿易流通、工業生產、金融服務等相關領域聯動發展,創新和拓展面向"三農"的服務,推進網絡購物、網絡化制造和經營管理、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成長,建設促進居民消費的電子商務平臺,支持實體店與電商、線上與線下協同發展。
Copyright ©2007 - 2022 bodyliftguide.com 麻豆视传媒官网直接进入免费(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7583號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