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01
多年來,“移動優先”的設計理念已經深深烙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
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話,這一軟件設計理念早在iPhone推出之時就已經開始受到人們的推崇。一時間,各類軟件都開始把“移動端”作為其首要戰略目標。
但如果“移動優先”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那么為什么幾乎所有最成功的移動驅動型企業,都開始紛紛轉向為大屏幕構建web應用程序呢?
屏幕導向,而非移動導向
多大尺寸的屏幕才是最合適的?恐怕沒人知道。
因為每隔幾年,這一問題的答案都會發生變化——
就在幾年之前,市面上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分界還清晰可見,人們還在嘲笑“平板手機”這一不倫不類的新型數碼設備;
但再看看現在,“平板手機”卻成了最受消費者歡迎電子設備,而平板電腦則出現了滯銷的情況;
智能手機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最佳的屏幕尺寸都仍然在持續走高。可想而知在這種大屏化趨勢下,戴在我們手腕上的可穿戴設備也很有可能在一到兩年間變得更大。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或許,這是由于我們一直理解錯了“移動優先”的真正含義。所謂“移動”其實并不是指設備本身的屬性,而是指用戶的消費方式和企業的信息推送方式“移動化”。
在特定的設備上鉆牛角尖是徒勞的,因為設備的變化節奏非常快;同樣的,糾結于iOS還是Android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兩者對軟件的平穩發展都非常重要;同理,在手機還是平板電腦上做抉擇也是不必要的,因為兩者很有可能在未來合并成一個大的類別——便攜式移動設備而繼續發展下去。
信息傳遞通過的是屏幕而非特定設備——這才是問題的重點。
仔細想來,其實當軟件工程師開始開發一款產品時,往往都是在一塊大顯示屏前完成。為什么呢?因為在正常的工作環境之中,大屏幕仍然是最佳的生產力工具,這毋庸置疑。然而往往人們在開發的時候卻忽略掉了這一點。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軟件設計工程師,在給企業做項目的時候,無論是何種應用程序,最好都要全面考慮各類屏幕大小的適配性,現在已經不是“移動優先”的時代了。
事實證明,無論何種類型的軟件,只要其中需要提供創建超過140個字符的文字內容的功能或插入照片等功能的話,在大屏幕設備上的體驗往往更佳。
所以,毫無疑問,大屏幕在輸入體驗上更為友善。
“僅限移動端”是一種利基業務
的確,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使用移動設備的頻率遠遠高于桌面設備。但這并不是一個普遍的行為模式。即使是在休息時間,手機也并不是唯一的娛樂設備,更何況對于工薪階層的人們來說,臺式顯示屏才是他們更多需要面對的主屏幕。
如果說重要的是屏幕而非設備本身的話,那么只注重移動業務的想法就有些過于片面了。
而隨著這些移動業務逐漸發展成熟,企業往往就會開始意識到——他們需要為用戶在大屏幕上做更多的優化,因為用戶在大屏幕上的使用頻率比他們最初所設想的要更加頻繁。手機雖然可能仍然是他們與用戶最主要的交互介質,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一個途徑。
同理,其他的大屏幕設備——諸如智能電視等,也開始運行網絡交互軟件,而這時Web設計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多數人是如何度過每一天,我們可以參考下圖:
而接下來這張圖則能更好的告訴我們,人們對屏幕大小不一的各類設備的使用頻率:
許多軟件企業都應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充分考慮過人們在工作時間的使用頻率。
雖然不應該,但往往大多數人都會在工作期間在他們工作的電腦上看看新聞、體育賽況或是登錄自己的社交帳號,與好友聊聊天或是發一些私人郵件等。而這時在大屏幕上的優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手機應用與大屏幕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在許多情況下,移動端顯然都是配角。
專攻移動端的服務型企業可能會逐漸消失
許多服務商往往都喜于打出“移動優先”甚至是“專攻移動端”的設計理念(例如移動營銷服務商、移動廣告服務商等)。這些企業往往更喜歡為自己找一些短期合同,比如一些想要盡快做出移動端成品軟件的企業;而在長期合作中,他們往往會越做越失敗。
因為“只在手機上推送廣告”是無法在較長時間內滿足企業需求的。
只要“移動優先”的產品一日不死,這種廣告推送策略就會一直存在下去。但為了提供完整的服務,服務商往往需要在所有設備上追蹤用戶的行為。把Web、iOS、Android一視同仁的好處就在于——產品能夠跨設備追蹤用戶的行為,完整地了解用戶行為模式。
專注于產品功能和應用場景的挖掘,之后再考慮屏幕
如果“移動優先”不再是開發者的教條,那么替代者是什么呢?
或許我們可以參考Intercom的Jobs-to-be-Done框架——
l 找出用戶的行為模式
l 發現最優的應用場景
l 用產品體驗感染用戶
對某些應用而言,手表或許就是其最好的交互方式;而對另一些應用而言,40英寸屏幕下的儀表板視圖才是更好的交互方式。沒有人會把iMac帶到沙灘上工作,也沒有人會在甲板上用手機編輯文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的在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最優的用戶體驗才是王道。
Copyright ©2007 - 2022 bodyliftguide.com 麻豆网站免费入口(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7583號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