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6020427

麻豆网站免费入口 淺談主流頁面間跳轉動效

時間:2016-07-01

最近一直在做交互規范總結的工作,在不斷梳理頁面間跳轉邏輯的同時,發現頁面間的邏輯關系并不能和頁面間跳轉的動效很好的結合上。雖然只是零點幾秒的切換動效,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對于頁面間邏輯的認知。為了輸出詳細的規范,花了大量時間把玩現在公司線上的產品以及國內外優秀的APP,尤其是蘋果、谷歌自己開發的APP。(如果某些方面在設計規范中并沒有給出答案,就在原生APP中找答案吧!)

轉場動效也是在APP中應用最多的動效,連接兩個頁面。通過合理的動效讓戶能更清楚我從哪里來,現在在哪,怎么回去等一系列問題。初次接觸產品,恰當的動效使產品頁面間的邏輯關系與用戶自身建立起來的認知模型相吻合,操作后的反饋符合用戶的心理預期。(這種認知與預期一部分來自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的使用習慣,一部分來自對現實世界的物理環境認知)。

我將現在主流的轉場動畫分為四類,并結合了一些使用場景和例子。

彈出

場景:

多出現于信息內容頁面,用戶將絕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內容信息本身上。當信息不足或者展現形式上不符合自身要求,臨時調用工具對該頁面內容進行添加、編輯等操作。在臨時頁面停留時間短暫,只想快速操作后重新回到信息內容本身上面。

例子:

社交類APPTweeter發表推文;基本大部分蘋果原生APP頂部的工具調出都采用這種方式

下面并不完全屬于頁面間的切換,但是使用場景很相似且歸到一類。

當功能較多時有可能需要多個按鈕而又不好將如此多的臨時調用工具堆在頁面上,則通過一個按鈕觸發顯示一系列功能或者一系列次要內容導航,同時主要的信息內容頁面并不離開用戶視線,始終提醒用戶你來的這里的初衷。

App主要功能還是都集中在一個頁面上,側面彈出調出其他頁面的導航入口,但這些次要頁面也都屬于臨時調出。

5jjboom20160111

例子:

Facebook中的快速和聯系人通訊 ;與地圖關系很大的APPUber Google地圖 。

側滑

場景:

當頁面見存在父集子集的時候,也是最常見到的一種轉場動效。基本看到這樣的動效,用戶就會在頭腦中形成樹的模型——哪些內容在屬性上相似,量級相同,以及不同層級間的關系。

漸變放大

場景:

頁面post了很多同等級信息,就如同貼滿了信息、照片的墻面,用戶有時需要近距離看看上面都是什么內容,在快速瀏覽和具體查看之間輕松切換。漸變放大的切換動效與左右滑動切換的動效最大的區別是,前者大多用在張貼顯示信息的面板中,后者主要用于羅列信息的表單中。在張貼信息的面板中左右切換進入詳情總會給人一種不符合心理預期的感覺,違背了人們在物理世界中形成的習慣認知。

其他

還有很多其他的切換動畫,它們大多是高度模仿物理現實世界的樣式。比如iBook里電子書翻頁就是在模仿現實世界中翻書的效果。

產品中的動畫不僅僅局限于轉場之間的動效,還有控件,頁面元素的動畫。產品的動畫的樣式,持續時間和幅度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把握好這種體驗更要好好學習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覺得這是個越研究越有趣的領域!

Copyright ©2007 - 2022 bodyliftguide.com 麻豆网页(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7583號 百度統計

m wap